結腸息肉 除患趁早

結腸息肉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,年齡愈高,結腸息肉的發病率就會愈高,惡變率也會相應地增加。腸息肉是由於人體先天遺傳因素及後天的情緒、飲食、炎症、感染及免疫能力下降等因素刺激及誘發下形成的。腸息肉患者若久拖不治,很大機會演變成癌症。

結直腸癌在香港發病率高居第二位,分別大約每21名男性就有1名、每34名女性就有1名患者,中位年齡男性為68歲,而女性則為69歲。如父母其中一方患有息肉,其後代佔50%的息肉會有癌變的風險性 ; 若父母雙方均有息肉,後代患的息肉癌變風險可上升到75%。

一名37歲男性上班族,雖然沒有大腸癌家族病史,過往亦也沒有發現明顯症狀。可是他長期吸菸喝酒,每天三餐外食且缺乏運動。上月接受大腸鏡檢查,發現結腸有2厘米大的息肉,經已質變,勢必惡化成大腸癌,所以通過內窺鏡手術立刻切除。

 

由息肉變成癌變

隨著時間的推移,結腸息肉較容易演變成癌症。 結腸息肉表現出臨床癥狀與否,往往與結腸息肉的位置、大小、形狀等有關 。

一般來說,較小的結腸息肉不會引起明顯癥狀,因此定期的常規篩查是必要的。當息肉增大時,常見癥狀通常包括直腸出血丶便血丶便秘或腹瀉等。 以下是留意事項:

1) 直腸出血

直腸出血是痔或結腸息肉的最常見的癥狀。通常患者的大便表面會帶有鮮血。這可能是由於結腸息肉在排便時刺激了直腸組織,導致直腸發炎及出血。

2) 便血

與直腸出血相似,便血一般大便紅棕色,但出血量不多。出現便血的患者可以接受大便隱血測試。根據大便隱血測試結果,外科醫生會建議是否需要進行結腸鏡檢查 。

3) 便秘和腹瀉

大便一般有一定的規律性的,無論是大便過於困難或是過於順暢,這些變化都可能是結腸息肉阻塞腸道有關的。便秘或腹瀉亦有可能是其他腸道疾病或感染的癥狀,因此檢測患者的病症嚴重情況,腹瀉或便秘的發病時間及程度等相當重要。

 

切除息肉的重要性

大腸息肉從性質上劃分,常見的主要是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。

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除,藥物也難以將其消退。如果不及時處理,可慢慢變大,發生癌變的幾率較高。非腺瘤性息肉相對較為安全,有時細小的炎性息肉會自行消失或可進行抗炎治療,但炎性息肉長期受炎症刺激,也有腺瘤發展可能。

在治療上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, 可是結腸息肉易惡變爲癌症,所以醫生一般建議於結腸鏡檢查發現息肉時應該予以內窺鏡下切除,內窺鏡下息肉切除創傷小丶住院時間短及切斷息肉癌變的可能性。

 

注意定期結腸鏡檢測

年逾六旬的楊先生,五年前出現便血數次。初先擔心患了直腸癌,而結腸鏡檢查後發現是乙狀結腸息肉,經切除活檢為良性的腺瘤樣息肉。醫生叮囑要定期接受結腸鏡複查。楊先生手術後因未出現便血症狀,於是沒有讓醫生繼續跟進。五年後他再次出現便血症狀,檢查發現息肉復發且變成癌症。

楊先生的病例反映出部分人還是抱有僥倖或者迴避心態,未有認真處理或是因為恐懼而拒絕接受結直腸鏡檢查,做了息肉切除不願意進行複檢,以致未能適當地預防的大腸癌。

對於有息肉病史的患者,醫生根據首次內窺鏡手術後的情況,才決定患者接受檢測的頻度與年限,一般為每3年一次,若連續兩次均無息肉發現,可延長檢測年期,進行5年一次的大腸鏡檢查。一旦發現細小息肉,應及時進行處理,切除有機會形成惡變的息肉 。